道客优

1234
疫情下的电商:生鲜秒空,物流不畅,“护城河”迎来大考
2020-02-07 来源:搜狐科技 阅读:528

【编者按】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蔓延全国。它打乱了国人的生活节奏,进而冲击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电商、教育、文娱、出行等互联网从业者,在疫情之下,状态却是“冰火两重天”——或迎来商业机遇,或无奈承受经营压力。

全民居家隔离,让购物需求几乎全部转移到线上,而民以食为天,更将生鲜电商们推到了急迫的一线。用户量上涨、订单暴增本身是巨大的机遇,但春节供应商放假导致货品供应不足、封城封镇引发的物流不畅、员工返乡造成的人手不足,却成为摆在眼前棘手的难题。

随着春季学期延期开学,让处在行业寒冬的在线教育获得一次扭转的生机。原本对在线教学抵触的老师,开始主动寻求线上授课;家长也对线上课程异常积极,“把能报的线上课程都报了”。面对供需两端的强烈需求,在线教育公司也顺势赠送公益课程,还试水了一把向学校推广教学软件。

在家里“宅出毛”的人们,还让文娱产品异常火爆,不少短视频、直播、社交、游戏平台的数据都在春节期间暴涨。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1月26日至30日的5天内,快手和抖音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较节前(1月1日至23日)增长近1亿小时。国金证券旗下团队表示:“春节期间《王者荣耀》的峰值DAU在1.2-1.5亿,再创历史新高,而在大年三十(1月24日)当天的流水为20亿元左右,去年同期流水为13亿元;《和平精英》的峰值DAU在0.8-1.0亿,也创下历史新高。”

而出行领域的状况就没有那么乐观,OTA平台、共享出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原本是旅游黄金周的春节,因为疫情影响,携程、飞猪、马蜂窝等OTA平台都接到了大量退改订单,仅携程一家就有数百万,退改诉求总量、咨询总量相较去年春节增幅达到405%,最高峰值时增幅达到650%。

一个黑天鹅事件,通过无数的细微末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又颠覆着整个商业。危机之下蕴藏的机遇,什么样的企业能够抓住,逆势上流?又有哪些企业能够隐忍熬住,等待春暖花开?

文 | 搜狐科技 尹莉娜

“又没货了!大家的手速怎么都这么快!”家在武汉的小柯一边抱怨着,一边将手指迅速切换到下一个可以线上买菜的APP。一周前,没意识到肺炎疫情严重性的小柯还在张罗着亲戚朋友来家中做客,如今大年初四,他只能面对着冰箱里仅剩的1斤肉和2份绿叶菜发愁。

不仅武汉,全国各地都出现了短暂的菜品短缺。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被困家中的大批民众选择线上购物,用户量上涨、订单暴增本身是巨大的机遇,但春节供应商放假导致货品供应不足、封城封镇引发的物流不畅、员工返乡造成的人手不足,成为了摆在眼前棘手的难题。

疫情之下,危机并存。尽管零售、电商企业们供应链、物流备受考验,但也迎来了平台订单的暴涨,宅家带来的电商直播爆发、便利店经济的走红。

一、疫情下的“超纲题”

民以食为天,生鲜电商被推至急迫的第一线。

刚需庞大,加上疫情恐慌之下的囤货让线上订单的猛增,这对于一直以来发展得不温不火的生鲜电商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获客、促活、转化几乎在无成本地完成。“我下载了市面上所有可以线上买菜的APP,一大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抢货。”

然而,生鲜电商脆弱的供应链也在这场“战役”中显露无疑。春节期间,盒马、京东、每日优鲜、多点Mall等都难以摆脱蔬菜水果“秒空”的命运,无论是自营、平台还是前店后仓、前置仓,长期以来难见分晓的生鲜电商模式之争在疫情下迎来了首场大考,却都没能脱颖而出。

缺货、物流不畅、人手不足,成为了困扰生鲜电商们的主要难题。“要是放在平时还好,春节期间都在放假,大多数企业也都没有应对过这种程度的全国疫情,所以无论对哪一家生鲜企业来说,保证充足的货品供应和配送,都是一道‘超纲题’。”

在应对缺货问题上,与大供应商合作稳定的电商公司往往不愁货源。“疫情发生之后,京东生鲜紧急联系了果蔬、肉禽、奶蛋、半成品等多个品类的重点品牌,逐个排查产能情况,比如老伙伴思念、肉企大庄园分别在初二和初四就开始紧急为我们供货。” 京东生鲜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稳定的供应链也能抚平疫情下由于菜品涨价所带来的暂时损失。盒马鲜生西安叶菜供应基地负责人表示,“我们是盒马的订单农业基地,所以必须按照合同原价供应,且优先向盒马供货。哪怕看别人家白菜价格翻几番,也不眼红,毕竟我们有稳定性。”

“如果是(供应链)上游本来就做得不好的,会有明显冲击,但是本来做得比较好的,业务反而是攀升,零散、临时的供应链是没办法支撑业务的。”苏宁小店负责人王琦表示。

另外,物流不畅也是货品不足的主要原因,由于疫情封路的缘故,采用本地供应商的企业往往更快速的反应。“但是供应商在送货过程中,也出现几次封路、查体温耽误送货的现象。”王琦称。另外一个为解决物流运力不足问题而值得参考的做法是建立从工厂到消费者间的直接配送,如多点Dmall就与合作商家从供应链端进行了改革,限量推出了“菜肉到家”组合套装,并开辟一条新的配送通道,从工厂作业,次日免费配送到家。

而为了应对人手不足的问题下,盒马则首先提出了“共享员工”的解决方案。据盒马全国经营管理总经理胡秋根介绍,武汉盒马原本在春节期间保持了7成运力,但面对暴涨的订单时依旧面临巨大的压力。

“其实1月31日左右,我们就开始商讨和餐饮业合作的可能性,当时北京的动作是最快的,北京盒马总经理李卫平联系到了北京商委和烹饪协会,辗转找到云海肴,云海肴的响应也非常快,当场达成一致。第二天开始有一些员工陆续到盒马上班了。” 胡秋根介绍道。2月3日农历初十,盒马宣布和云海肴、青年餐厅合作,400余个全国范围内的餐饮行业待业员工陆续在盒马门店负责打包、分拣、上架、餐饮等基础工作,由盒马支付劳务报酬,一方面解决了盒马门店人手不足的问题,另一边也减轻了餐饮企业的资金压力。

云海肴员工在盒马“上班”

随后大多数企业如沃尔玛、美团买菜、叮咚买菜、7Fresh等也在纷纷跟进。不过,从西贝董事长贾国龙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所透露的信息来看,仅仅西贝一家的餐饮企业的员工就已经达到2万多人,目前已经紧急抽调了1000名员工临时加盟盒马。不过,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员工陆续返工,单凭生鲜电商的人员缺口难以消化整个餐饮业的待业员工。

不过,随着人们恐慌囤货的情绪得到缓解,生鲜电商们也调整步伐,迎来了疫情下的新常态,此时能否及时预判销量、调整库存,才是真正检验生鲜电商能力的常规考题。

二、电商“战疫” 彰显护城河

“有个客户老远看到我,跟我说,你不要靠近我,就放在那里,一边走过来一边往空气里喷酒精。”这是属于京东物流小哥程武杰的武汉记忆,“我觉得略微有点夸张,但是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情。”

腊月二十九,封城当天,刚刚入职京东3个月的程武杰接到了站长请求支援的电话。腊月三十,他正式上岗。“现在每天7点半之前到站点,晚上五六点可以送完货。每天要送100单左右,基本上就是一些口罩、消毒液、方便面、水。”而往年这个时候,拜年用的瓶装酒、年货、水果生鲜才是主流。

同样奋斗在一线的还有武汉宝丰营业部的站长助理尚黎明,同济、协和两家医院都在他们站点的配送范围内。尽管京东为快递员充足配备了消毒液、手套、口罩、护目镜,一应俱全,但快递员们的心理压力仍然很大。“快递员们送货的时候常常会亲眼目睹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抬着病人进出医院,或是听到小区的人议论最近又增加了确诊病例等等信息,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尽管人手短缺、大批货品因收件人离开武汉而积压,但很多一线快递员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站点里囤了泡面,还买了热水壶,保证有吃的。”

对于京东物流来说,这场战“疫”无疑是展现真正实力的时刻,无论干线运输还是“最后一公里”,都面临着考验。医疗物资因为开通绿色通道,路上收到的阻碍相对较少,早在1月26日大年初二,历时11个小时的长途运输,从江苏泰州出发的部分医疗物资已经运抵武汉第四人民医院。但一些普通快件的优先级就自然靠后,“我们都会优先发口罩、消毒水这些救命的。”尚黎明表示。

钟南山院士题词,感谢京东以最快的速度将医疗物资送往一线

另一边,同样作为电商巨头的阿里则利用长期以来建立的海外供应链和产业供应链来应对疫情。

1月25日大年初一,阿里巴巴国际站相关人员已经赶赴印尼、韩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寻找医疗物资供应商,并密集接触了42家具备优质口罩供货能力的海外供应商。同时,阿里还协调了义乌、深圳、广州等58个地区的工厂紧急复工,加急生产医疗物资。

因无法出门而不得已宅在家中的人们也将目光转向了文化娱乐类消遣上,从字节跳动产品在各大APP应用市场上的“霸屏”就可见一斑。其中,直播电商作为娱乐与电商的结合,也迎来了增长的契机。从2003年非典的情况来看,服饰、珠宝等可选消费品类在疫情当季甚至整个上半年的销量增速显著下滑,但这都建立在2003年电商渗透率低、商超百货才是服饰类商品售卖的主要渠道之上。而在如今电商已经成为人们的购物常态,所受到的冲击也会相对较弱。据媒体报道,阿里的核心直播服务商的利欧火星仓已经实现了GMV同比650%的增长。

而拼多多为抗击疫情的政策则延续了以往的“补贴套路”:原价58.9元20片的口罩直降40元,补贴价格达到了18.9元。同时,拼多多也联合浙大联合设立了1亿元的“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控基金”。

疫情当前,阿里靠海外供应链采购、直播减少损失;京东拼物流速度;拼多多还是一如既往地凭借补贴政策,一场疫情大考展示了电商企业们的护城河。

三、“你们亮着灯,我才放心”

大年初六,20岁的东北姑娘祝任萍正在便利蜂里工作忙碌,她把三份热餐递给了店里一位老主顾,却不曾想收到了一份特殊的信件。

脱下手套打开信封的那一刻,她的眼眶湿润了。这是一封来自附近社区居委会的感谢信。对于大多数一线城市来说,每年的春节,尽管家中热火朝天,但街上大多褪去了以往的繁华,因此便利店的工作也并不忙碌。但由于今年的疫情,许多人取消返乡、外出旅游的计划,选择在北京过年,他们之中的大多数都在“吃”上犯了难。

“外卖不敢定,自己又不会做饭,实在没有办法。听说有一些便利店的盒饭是中央厨房做的,感觉还是要比有些餐厅的后厨更靠谱一点吧。”一位留在北京的互联网公司员工对搜狐科技表示。

早上8点多,由祝任萍担任店长的便利蜂迎来的第一个购物高峰期。附近很多早餐店没有开门,仍在24小时营业的便利蜂成了小区居民的首选,店里的包子、酥饼、豆浆卖得非常火。

和往常不一样的是,以前来店里买早餐的多数是年轻人,现在则多了很多中老年顾客,而且往往会顺手买上酸奶、泡面、水果等,用户群体扩大,客单价也有所提升。”平均下来每人手上都有个十多件东西,连店里的大号塑料袋都需要多次补货。”祝任萍表示。有些顾客跑了很多家店,发现路边很多店都关门了,进门就和我们说,幸亏你们还亮着灯,我可以放心了。”

便利蜂收到的来自附近社区的感谢信

疫情当前,离社区更近,盒饭、生活用品等也一应俱全的便利店业态成为了许多居民的首选。

同样的情景也发生在苏宁小店。石宇海是苏宁小店南京金隅紫金府店的店长,春节+疫情的缘故导致附近许多商铺都停业了,苏宁小店的线上订单量骤增,“从苏宁菜场来的的订单量一天有二三百单,一天销售额最高能达到八九千。”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的苏宁菜场买菜的平均订单,是平常单量的三到五倍,更值得注意的是,下单用户超过三分之一为新用户。

“这次疫情让更多顾客了解我们这种业务,之前拉新成本非常高,(每个用户)几十块钱,到家业务将近上百,现在基本没有做什么促销活动,但数据依旧有很大的增长。”苏宁小店负责人王琦表示。

让苏宁小店在附近社区出名的,还有被媒体称为是小店版“药神”的镇江凯旋店的店长汪林林,因为自掏腰包免费派发4000枚口罩,他成为了附近社区远近闻名的“红人”。大年三十开始,他在店里免费发放口罩,每人限领1-2只,了解到附近有一些独居老人,他还会托人捎过去。

可以预见的是,与社区居民关系的建立,保障货品的充足、新鲜和安全,是如今严峻疫情下新型便利店需要完成的首要课题,也是决定疫情结束后能否顺利深入到社区百姓生活的新开端。

动荡之下,机遇固然存在,但同时也是一次巨大洗牌,能否在疫情之下利用优质服务留存老用户,吸引新用户,决定了零售企业们奔赴下次大考的起跑线。

(搜狐科技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道客优(www.daokeyou.top)提醒:本网站转载【疫情下的电商:生鲜秒空,物流不畅,“护城河”迎来大考】文章仅为流传信息,交流学习之目的,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凡呈此道客优的信息,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转载信息的完整性,如原作者对道客优转载文章有疑问,请及时联系道客优,道客优将积极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推荐阅读: